欢迎来到河南千红顺宜工程有限公司

全国咨询热线

178-3836-8111

新闻中心

客户服务热线

178-3836-8111

联系我们

河南千红顺宜工程有限公司
联系人:刘经理
手机:17838368111
邮箱:qianhongshunyi@sina.com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府5号楼

新闻中心
您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资讯

集中供冷来了!济南实现集中供冷,空调电费砍半,能全国普及吗?

来源:本站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2  点击量:2
信息摘要:
夜幕低垂,济南西客站片区地下六米,两条银色管道静静流淌着5℃的冰冷液体,如同城市的血管,为医院、学校、写字楼送去阵阵清凉,最终回流至三公里外的制冷站。没有震耳欲聋的空调外机轰鸣,只有冷却塔的水雾在月光下蒸腾,这正是济南悄然进行的一场“清凉革命”。故事还要从酷暑难耐的城市困境说起。2024年7月,世界气象组

夜幕低垂,济南西客站片区地下六米,两条银色管道静静流淌着5℃的冰冷液体,如同城市的血管,为医院、学校、写字楼送去阵阵清凉,最终回流至三公里外的制冷站。没有震耳欲聋的空调外机轰鸣,只有冷却塔的水雾在月光下蒸腾,这正是济南悄然进行的一场“清凉革命”。

4.jpg

故事还要从酷暑难耐的城市困境说起。2024年7月,世界气象组织再次发出警报:全球持续高温刷新纪录。在济南老城区,72岁的李大爷摇着蒲扇,回忆着以往“三伏天熬十天半月就过去了”的景象,如今却要经历“烤足百天”的煎熬。高昂的电费更是让他心疼不已,仅仅三个月,空调就吞噬了他两千多元的退休金。

传统空调正在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。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顶,冷却塔昼夜轰鸣;无数窗外,空调外机喷吐着热浪,使得城市气温比郊区高出整整5℃。更令人担忧的是能源消耗。正如某商业大厦的物业经理所说,中央空调一开,电费支出便占到运营成本的三成!

然而,济南的地下管网却隐藏着一个“清凉秘密”。工程师王磊站在控制室的大屏幕前,详细介绍了这套“夏日版集中供暖”系统。制冷站利用巨型离心机将自来水冷却至冰点,通过包裹着10厘米厚航天级保温材料的管道,将冷水输送到各建筑物,吸收热量后,变成12℃的温水再返回制冷站,形成一个全程封闭循环,节能效果高达40%。这套系统的三大“杀手锏”包括:效率是家用空调三倍的“超级心脏”——制冷机组,包裹着厚厚保温层的“智能血管”——输冷管道,以及利用AI技术实时匹配供需的“云端大脑”。

5.jpg

集中供冷系统也为医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在济南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室,护士长赵敏高兴地指着空旷的设备间:“看,省出二十平米!”以往被空调设备占据的机房消失了,更重要的是,温度波动范围从±2℃缩小到±0.5℃,这对早产儿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。汉峪金谷的白领们也发现,午休时不再受到空调噪音的干扰。物业经理算了一笔账:集中供冷费用每平米26元,比自建中央空调节省35%,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关闭忘记关掉的空调。

当然,这场“清凉革命”并非一帆风顺。老城区的改造面临着诸多挑战。陈师傅正吃力地为大明湖畔老小区的空调外机加装遮阳棚,集中供冷对他们来说,意味着可能要拆楼重建。施工队测算,老城区铺设管道每公里成本超过千万元,还要克服地下管线复杂、改造期间停水停电、费用分摊困难等问题。在试点小区百花洲,高达65%的居民因近万元的初装费而犹豫不决。退休教师刘女士的担忧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:“万一用不习惯,这一万元岂不打了水漂?”

6.jpg

然而,先行者已经尝到了甜头。某写字楼的行政主管兴奋地展示着电费对比表:去年7月电费12万元,今年同期降至5.8万元,设备维护费用也大幅减少,专业团队接管后,制冷故障率下降了90%。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也显示,西客站片区今夏热岛强度减弱了1.2℃。生态环境工程师吴涛解释说,上千台空调外机的停转,相当于移走了三百个火炉。

未来,集中供冷的版图还将继续扩大。在青岛蓝谷新区,建设中的集中供冷管网正与地铁同步延伸,新城区每平米可节省0.5%的公摊面积。总规划师描绘着蓝图,医院、学校将优先接入,居民区则采用分户计量。中科院团队研发的冰浆输送技术,能将供冷半径从3公里扩展到10公里;有企业推出了冷热双供机组,冬季供暖,夏季供冷,设备利用率提高40%。

何时才能走进普通家庭?在央视报道的评论区,无数网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。济南能源集团负责人表示,正在试点分户计量装置,用户可以像调节暖气阀门一样控制冷量,并推出冷量包月套餐——百平米住宅月付299元,比空调节省一半费用。在深圳某科技园区,工程师们甚至实现了冷量共享,A栋午休时调高温度节省的冷量,实时输送给加班的B栋,园区经理形象地称之为“冷气版的共享单车”。

这场始于济南的“清凉革命”也引起了国际关注。当78岁的赵奶奶在泉城广场纳凉点,感叹比开空调还舒服时,千里之外的欧洲,德国能源署专家团正在济南详细记录各项参数,慕尼黑计划于2026年启动类似项目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模型显示,若北方十城推广集中供冷,每年可节省三峡电站两月发电量。但国家发改委人士也坦言,不能简单复制供热收费模式,需要探索冷权交易新机制。

7.jpg

值班长小刘在夜幕下灯火通明的制冷站里,写下当天的日志:“今日供冷量相当于熄灭十万台空调外机。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空调外机将和煤炉一样,成为博物馆里的时代记忆,这场始于济南的清凉革命,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抗酷暑的方式,也为城市能源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。

更多中央空调行业资讯,关注千红顺宜的中央空调资讯栏目。同时,如果您有中央空调安装的需求,可直接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,或者留下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和您联系。